目录 400-6969-110

去芜杂,构宏图,展伟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背后的思考

文/华彩咨询 白万纲


壹|大国内政必然是国际格局与
国家发展道路交融的前沿与焦点


  第一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10月30至31日,在万众期待与关注中召开。

  一、国际的各种影响因素,国家治理的各种前沿课题,集中汇聚于此。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居然有十七个之多。集中体现了百年大变局之下,内外因素交错之下的涌现的治理事项与治理能力新挑战。

  1、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2、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3、把坚持金融服务实体,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

  4、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5、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6、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7、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

  8、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9、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10、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11、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

  12、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

  13、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14、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15、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6、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

  17、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回顾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十一个核心精神,我们就会更清晰的看到世界格局与矛盾的迁移,中国发展的转型与再出发已经到了更关键的关口与决战点。

  1、深化金融改革,强化和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

  2、确立金融体系的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四大原则;

  3、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

  4、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促监管协调,设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5、树立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抑制脱实向虚的原则;

  6、强化金融风险防范,补齐监管短板,强调金融秩序建设,严防流动性风险和脱实向虚的相乘效应;

  7、从“金融去杠杆”切换到“经济去杠杆”;

  8、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

  9、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10、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11、发展直接融资,推进小微、三农、扶贫、绿色。

  所以,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注十七个核心议题,不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变多了,而是过去的很多内在的事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在大国竞争时代,在全球化经贸体系深度而复杂融合,供应链大整合的背景之下,大国内政无可避免的与国际格局、国家间关系,深刻的交错在一起。

  美西方对我国展开所谓的综合战:

  1、贸易战;

  2、科技战——两套科技;

  3、地缘政治战;

  4、舆论与意识形态战;

  5、供应链战;

  6、体制战;

  7、金融战;

  8、军事战;

  9、核讹诈。

  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局,我国对美西方的各种招数的应对与布局在如下维度展开:

  1、中国式现代化,社会革命,现代化产业体系;

  2、促进国际国内两大循环;

  3、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力(注册制、发债、公募Ritz);

  4、高质量发展;

  5、双碳,生态文明建设;

  6、高标准市场,统一大市场;

  7、消费经济;

  8、科创经济;

  9、治理经济;

  10、环保经济;

  11、应急经济;

  12、生物经济;

  13、数字经济;

  14、高水平开放;

  15、高水平合作;

  16、斗争精神与斗争能力。

  

贰|大问题:相当一部分中国金融

精英不认同金融为实体服务


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这就一剑封喉,戳到了问题的肺管子上——相当一部分中国金融精英从骨子里不认同金融为实体服务,所以金融为实体服务的很多操作落实到不能细说,但割韭菜,剪羊毛,攫取各种红利一点没落下。

  资本一经诞生,它的种种特性——如超媒介性、高渗透性、高融合性、强同化性、高敏锐性、高进攻性、强社会塑造、强自组织性、强时空重塑性、强反向倒逼社会性等等特性,就使得资本必然会走向阶级阶层板结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阶级越来越强势,国家治理中资产阶级的话语权与制度安排权越来越大。

  资本一直试图控制政治,并往往能控制政治。资本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本控制了政治以后,还会高渗透、高融合、高进攻性侵入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将整个系统改造成有利于资本发展,有利于资本获利,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单向自我增强系统,且这个改造几乎不可逆不可减速不可遏制。

  这也是资本论的类“热力学”定律——资本对政治的渗透,在没有颠覆性力量的前提之下,将不可遏制,且控制力度渗透力度越来越大,哪怕直到社会被资本驱赶至“热寂”式灭亡,资本也就禀性难移。

  马克思惊人的发现和揭示,还进一步揭示资本将会越来越贪婪,分配越来越集中,且资本对社会的进攻性会制造出很多因过于贪婪、非理性,众多贪婪个体的自发协同共振所缔造出巨大的社会产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就周期性经济病症及经济危机。

  同时,由此所诞生的资产阶级,会自发的形成同仇敌忾的生态来对付所有有可能损害资本利益的社会变革、技术变革、政治变革、贸易变革、防务变革,发起各种阻挠与反变革,由此马克思也从更高意义上,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最终之道——社会主义不可战胜的颠覆、改造、异化,并最终迭代资本主义。

  众所周知,大量的中国金融精英们因其教育与就业(其占比不可谓低),发展的路径使然,必然是遵循着西方金融思想与理论,因循着西方金融机构探索出来的模式,遵照着西方金融机构的管理与运营,复制和放大着西方金融创新与产品,紧扣着西方金融机构理念和运营下的内控与合规。

  所以在顶层设计和运作上我们有自己的一套金融机构管理的体系,但具体到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其运作与理念都没有办法自发摆脱西方金融机构递过来的拐杖。同时也往往缺乏自觉摆脱的自主性与坚定性。

  关键是日子过得滋润,太滋润了,系统性滋润,家族性滋润,寻租滋润,老鼠仓滋润,坐庄滋润,各种乱象滋润。

  这套从外面借来的西方金融拐杖体系的润泽能力强,从理论,心智塑造,体系,运作上都把金融捧上神坛,谁会想着下来,谁会自觉想下来呢?

  自我革命?革自己的命?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认识沉淀,已然认定金融与产业是主仆关系,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而在金融体系的广泛融合性、超媒介性、高流通性、高变现性、多样性、规避管制的隐蔽性等等特性的加持之下,其社会运作使然性导致资本向各种寡头,资源控制者,交易控制者集聚,客观上强化阶层分化和阶层板结化,但更锁定了有利于金融,有利于资本和权力控制者的社会机构,所以更使得金融和产业之间的主仆关系,尊卑关系得以循环往复的强化。

  一、要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首先应破除美国式金融崇拜症。破除那种认为金融复杂化,结构化,虚拟化,多层套嵌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乃至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现代经济的必须的特征,越是现代,其金融发展越是拽酷炫牛玄神的似是而非的错乱认知。但去除已然深刻渗透到把持着当下中国诸多金融机构运营的金融精英们灵魂深处的各种认知,谈何容易?

  二、要去除金融盲目的服务与产品崇拜。很多人认为金融秩序整肃对金融的理解是不对的,把金融的王者地位矮化了,其实是他们犯了集体无意识,把美国对金融的安排当成了真理和唯一。通过各种手段的探讨与思辨来辨析中国金融制度的设计,中国金融发展之路,要认识到越是争论的彻底,越是共识的深刻。摆脱各种金融产品越是复杂的结构化、衍生品化、杠杆化,虚拟化,多层次套利化,越能够有效对冲实体经济风险、推动配置资源的必需的各种谬论及其衍生谬论。

  三、要痛下决心,刮骨伐髓式正本清源。金融的本源就是信用中介和资金融通,做好借贷双方、买卖双方、投融资双方的信用中介,为实体产业做好资源配置服务,重点是为实体产业提供合适,针对,深入的金融服务。围绕着社会建设,围绕着五位一体,围绕着中国道路,高质量发展展开金融服务。金融交易市场突出为融资活动提供流动性支持和价格发现的融资配套。

  四、强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的力度和体系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管金融中介参加金融交易、杠杆交易、为投机者套利服务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等行为,杜绝金融中介自主创造以空转和体外循环为导向的金融产品,乃至多层套嵌产品。

  五、金融系统在思维和认知上要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要破根子。整个西方社会自从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来一路狼奔豕突,但其主线索仍以金融为主,产业为仆。包括今天美国的资本与科技,产业的关系,还在诠释这种主仆关系。社会治理,商品经济,光怪陆离的文化,看似开放的民主社会,却在这种主线索的串联之下自组织成一个不那么良性的社会结构,阶级板结,社会对立,权贵不破,玻璃门不破,结构性改革无门, IMF总裁拉加德所说的新平庸格局,其实说的西方社会被资本与产业的主仆关系所绑架。皮凯蒂的新资本论所主张的加强二次分配,其实是一个术而不是一个道,皮凯蒂们没法解开死结,不敢改革,不敢怀疑金融的皇帝般的地位,只能自觉理亏却强词夺理式的呼喊加强二次分配,加强救助,弱势群体关怀,低保阶层的医疗保障,其实都不是新东西。

  六、要形成完整的,自主的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制度。资本主义逻辑的核心要义在于以金融资本作为主抓手,把金融资本作为整个立国的一个核心和灵魂,形成军事金融工业帝国主义,金融、军事、文化、科技、贸易、外交多条战线形成了多位一体,多位互促,党同伐异式发展。

  但这种发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持续对外掠夺来弥补社会制度缺陷。因为西方社会的社会治理,阶级板结化和利益冲突的内生弊端,仅靠内部循环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对外进行多层次多形态掠夺成超额利润,来滋养溢出性侵略能力,支撑军队建设,科技发展,社保支出,文化输出的消耗,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使然性的构成一个必须要对外侵略的超耗散结构,通过从外部获得营养来填补内部亏空,维系巨大的侵略机器不仅能战胜其他侵略机器的竞争,而且还能获得越来越大的外部掠夺来滋养自身越来越高的制度运行成本。

  2、必须通过大量进口造成的贸易逆差形成发钞机制(通过货币互换和各国央行形成多元化外汇结构是个笑话),其钞票才能被结构性国际化,才能收铸币税。因为美国统治阶层又想美国有科技、军事、文化及优势侵略,又想有强大的本国制造,甚至对外形成贸易顺差,那美金作为国际货币的结构性优势就没有了,只能寄希望于美金的潮汐式进出剪羊毛,却以经过美国病毒侵略和木马计式灵魂附体的改造后2.0版比特币或特别提款权来维系霸权。如此美国又还可以形成霸权闭环循环了。

  3、长期维系一个结构稳定的压迫链。搞资本主义经济还必须要有极强的能力,能够控制国际规则,甚至要长期维持超强压迫结构,而且要形成较长时间的,较大力度的,难以被短期超越的领先,才有可能在国际规则里植入各种利我抑他的木马计,否则大家如果平权了,民主化了,武功就不攻自破了。美国对其盟友也分三六九等进行压迫,盟友再进行接力棒式对外压迫,从而构成一个长长的压迫链,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压迫链会形成全球动荡,只有一个办法,保持超级军事遏制和其他规则遏制。

  所以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不是说我们在理论,体制上,路径上与其是对立因此就反其道而行,而是它是天然脆弱性结构,是一个自己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反道义,反人民的制度,所以我们才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七、未来中国金融与产业的关系,绝不能是对西方尤其是美式实践的一次再重复再放大再实践。东西方路线总决战已经在我们眼前展开,持续多久不知道,但已经绝不是经济层面的小儿科碰撞了,而是全领域全方位全要素全手段的四全决战。它既是制度总决战,又是路径总决战,更是信仰总决战,当然在最浅表层次,它首先会带来金融与产业关系的十字路口选择。

  所以此次金融秩序整肃,要把一段时间以来已形成的金融迷信,金融精神分裂,金融狂躁症,把无限崇尚并复制西方金融体系的集体无意识纠正过来,把具有精神传染病特征的金融崇拜,踩个刹车,从理念上踩刹车,助推整个国家回到脱虚向实,产业为主。把膨胀资本,作恶资本,剪羊毛资本,割韭菜资本,结构性金融套利资本统统抑制乃至从中国金融体系剪除去。

  更深刻的来看,多层次金融市场构筑也好,金融整肃也好,促进人民群众获得资产性收入也好,下一步立即会强化的金融业反腐也好,都会回到一个新的起点上——重建资本与产业的关系。


叁|部分中国金融精英并未认识到

党领导金融体系发展的根本性和决定性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这样问题更深刻的根源是,大量的金融体系人士认为自己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实践着美西方金融之路,觉得自己就是吃技术饭的,按照经济规律、市场法则做事即可。殊不知,在没有大遵循、根本性遵循的前提下,局部再精细化,整体也不可能构建出系统性和连贯性。

  西方社会的出发,核心,遵循都是资本,所以西方金融体系的做法与之是自恰的,而中国本身就是科学共产主义体系的杰出实践与创新国度,科学共产主义根本上不同于人类社会之前的制度,乃是典型的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的体系,首先其政治制度与顶层设计缔造与发展经济基础,然后,请注意是然后——作为政治制度与顶层设计的产物的经济基础,其存在又回过头决定了政治制度等上层建筑,所以这个决定是在之前的制度与顶层设计缔造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前提之下的决定,而非作为起始因素或第一推动力的决定。

  没有理解科学共产主义的这个根逻辑,就会想当然的认为就是经济基础根本性的决定了上层建筑,那么既然先有西方式的金融体系,那就不可避免的要影响上层建筑来适应金融体系——想想看,很多金融界的精英们居然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来迁就金融制度,乃至为金融制度而调整,这么荒谬的认知在其他系统里早就被批的粉碎了,但金融体系的封闭性,自我强化性使得这种思考居然很有市场。

  而认识到党领导一切,党领导金融体系发展的根本性和决定性——

  一、保障中国发展的高位高质量高格局,必须要保证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具备生机勃勃的组织智商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个领导力的核心构造。

  (一)千年大计的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动态性、风险性、使命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领导者。

  (二)这个领导者通过一个可信的结构,通过这个结构该领导者可以系统思考,深刻透视,产生突破性认识,围绕重大突破凝聚共识,形成系统方案,敦促多级方案分级及配套,督促通过多个层级去落实,对方案的执行及执行方法进行检核和优化,以及形成自我改进,进化和纠错,变革能力。

  (三)这个结构应对就是党领导一切,通过多个维度来领导一切——顶层思考、顶层设计、顶层领导、顶层管理、顶层推动、顶层变革、顶层自我进化与纠偏管理。

  (四)党领导一切的对象不是巨细靡遗,而是通过一个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高能量工作网络,把四个一切都囊括到这个网络中来:有关党建和党的进步性的一切,有关人民幸福的一切,有关一带一路的一切,有关千年大计的一切。

  (五)党领导一切不是单纯地做决策,做资源配置,而是由治理(政党治理、社会与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理念(哲学思考、认识论、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体系),战略(四个伟大、长期关注、使命探索、未来趋势认知、对未来的积极塑造),系统(党建系统、执政系统、治理系统、国家安全与高质量运行系统、人民幸福与梦想系统、社会公平与福利系统、生态与环保系统、其他配套与支撑体系),发展(四个伟大、重大突破、发展动力、发展保障、发展质量),变革(变革哲学、变革意识、变革能力、变革管理、变革效果),危机与风险构成。

  (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其历史,而在于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喊出千年大计,站在人类命运高度上展开执政新征程。共产党的自我进化,学习机制,信仰机制的重建与再造是其领导力的保障。中央领导重构国家信仰的核心在于四个自信,构筑中国共产党信仰的核心就在共产党要始终思考全人类问题,光是思考国内的,中国人民的问题还不够,必须上升到全人类问题,用赋予共产党重大使命这一如椽巨笔把千年大计的脊梁构建起来,再用学习和自我进化,保证其先进性,用人民满意导向和人类命运服务导向来催发其纯洁性。

  (七)一个能实施千年大计的政党才配得上时代,地球和人类。共产党领导中国的一切,共产党是推崇良政善治的,一直在进步的,站在全人类高度、全人民高度思考的一个政党,站在千年大格局大时空大思考来领导国家,摆脱西方短期主义,局部利益,党争民主,投票主义,职业政客,游说利益式政党执政之路,从立意上就胜出了。共产党是是一个一直学习的,改革的,进步的团体,8000多万党员既是更广义的一种人民代表制度,来自于人民,代表人民,和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有能力,有基础条件实施千年大计。

  (八)中央领导带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改革观,是保障共产党纠错能力、发现能力、进化能力、超越能力的关键。此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是中国通过改革方法论的彻底革新达到高质量,超越式,高瞻远瞩式发展的目的,由此构造了复杂而有机的改革方法论:顶层设计+系统改革+结构改革+制度改革+治理改革+靶向改革+局部改革+基层改革+问题导向改革+倒逼改革+试错式改革+盲区改革+赛马式改革+并行式改革+复合式改革。最终形成改革的大网络化,系统化,渐进与突变结合,分层次化,并行化,宏微兼顾化的改革施工图。

  (九)在这种改革观引领下,中央既非常重视社会建设——精准扶贫,加强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活力迸发,促进新常态转型,更重视现代经济体系建设,重视围绕千年大计,摆脱一切学美国及西方,所有的方向都被美国及西方所指明的奴化主义,全新地、有勇气地探索构建一个更大格局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国际体系。除了中国共产党,很少有政党可以完全超越资本控制,客观思考不同国度,不同社会制度下资本与产业的关系。

  除了中国独特而纵深,独立而开放,强大又具有弹性的经济社会结构,没有任何一个国有敢于质疑美式产融关系,除了一带一路式全球系统,没有任何一个全球治理方案旨在协助相关各国摆脱金融努力,构建内生经济发展动能。所以中国共产党有底气,有勇气,有信心构筑一个通往未来的,顶层设计的,千年不落后,一直很先进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敢于质疑根本性问题,怀疑一切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央领导的千年大计大厦构筑计划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十)要保障党领导一切的核心是彻底性,全面性,系统性,结构性,发展性的领导。

  1、彻底性:来自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形成党的领导的绝对,彻底。党领导一的彻底性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目标,长远性与人民根本需求的一致。

  2、全面性:来自确保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全方位,无遗漏,全介入,打造共产党与群众血脉相连,真实完整掌握实际情况,实时发现和感知社会问题的全面性。

  3、系统性:在于党对五位一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是通过系统的领导体系,工作体系,管理体系来实现的,不是依赖人,而是一套组织及其工作方法,一套可优化,可改进,可评价的管理体系。

  4、结构性:在于全党听从党中央,党建全面展开到各个层面,党建嵌入到公司治理,深入的金融体制管理,深入到公共产品供应和社会治理,总之共产党的结构必须与国家同构,才能充分完整的领导中国发展,这个结构与需与时俱进,与国家共振。

  5、发展性:核心在于围绕千年大计,围绕一个比国家普遍意识更先进,更前瞻,更具牺牲精神,更具学习与创新意识的新型政党领导力发展与发挥,建设党对发展的保障。

  二、构建一个强大的现代政治体系是落实千年大计的制度基础。

  要实现千年大计这样伟大的社会革命,没有一个好的政治结构是不能想象的。党领导一切是共产党这样一个高组织智商群体系统性领导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框架。

  1、核心驱动性:围绕千年大计的政治结构创新,变革,建立健全,政治结构弊端去除与优化,政治结构对未来的感知,政治结构对大时空的领导力,政治结构对经营未来的适应性及能力建设。具有大时空思考能力,规划能力,建设领导能力的政治结构深化改革。

  2、体系性:围绕伟大梦想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需要形成政治体系的有机,活力,智慧,进化,生态。具体来说要在服务于四个伟大的理论突破,意识形态,信仰,治理,组织,权力,运行,进化,发展,纠错,变革,监督等方面形成合理的权力界定,分配,运作,制衡,调整机制。

  3、引领性:由政党顶层设计,核心管理,信仰建设,使命感,政党运行,重大问题解决,政党功能建设,重大课题发展,重大议题确定,重大变革领导,重大梦想构筑,重大事业部署,重大工程推动,重大抗争领导。

  4、先进性:通过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进步,科学,智慧,合理,前瞻,发展特性。

  5、代表性:深刻构建对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性。与人民群众深入,持续,实时的结合,对人民群众关切的感受,认知和满足。

  6、领导力:通过看得透,挖的深,站的高,想的远,谋的长,学的广,比的多,考虑全,布局深,动力多,坚持久,干到底,形成一个与大国建设所需的综合能力相称的引领,布局,推动,部署能力

  7、能力建设:通过决策结构,组织学习,感知问题,推进解决方案,形成决策,落实部署,组织学习,民生生活等多种功能的持续发挥保障能力建设。

  8、持续进化:这个政治体系必须是活的,阶段性可自我纠错,突破和进化。


肆|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必须坚持国有资本的引领与能动性


  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这些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来之不易。同时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党对国有资本体系的领导。

  在整个社会财富的生产结构、生产过程、分配过程背后,在社会资本的背后,有一个大框架——国有资本体系,在积极运作与繁忙的对接,综合服务与集结各种资本与要素,作为骨干力量引导落实国家战略与各种部署,引导国有与社会资本融合体系,驱动社会资本。

  正是国有资本体系,使得中国的社会资本,既构成整个中国社会道路的国家路径的组成部分,又使得中国的社会资本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家的追求是同频共振乃至,与国家的利益是协调的。

  既不会造成短期财富过于集中,阶层板结化,膨胀资本影响政治,又不会造成长期的资本逻辑、资本意志,妨碍整个社会形成远见。

  既形成对全球治理、全球事务的担当,又形成对国家追求、国家发展的短中长期结合的接力棒式投资链条。

  国有资本引领下的社会资本,因为与国家发展共振,不会因规避风险而去回避国际竞争,不会漠视全球关系重新构建过程中的矛盾与变局,不会因西方的脱钩断链盲动与中国威胁论及其衍生理论的滥觞而闭关锁国,从而导致中国“卡脖子”问题越来越严重等一系列恶性问题的发生及放大。

  本质的说,在社会资本之上构建具有引领,导向,促进,协调,互动,对话,分享功能的国有资本,是旨在构建一个围绕国家战略,围绕短中长期投资与科创布局,围绕五位一体建设,围绕整个社会的多系统多部门共同进步的更大的引领性社会合作结构——一个对话与战略引导机制。

  社会资本在整个社会财富产生的量上来看是大头,但是如果追溯其产生的原因和所产生的力量,背后还应有更深刻的国有资本作为龙骨,作为脊梁,作为底层架构,作为信号发生器,作为改革先发者,作为长线投资者,作为战略与创新示范者,作为改革与突破的破局者,作为无人区引领者,作为不确定性的压舱石,作为超级风险的战略解决者。

  一句话国有资本本质上就是社会资本背后的无名英雄,危难时挺身而出,繁荣是藏在人海中默默祝福。西方刻意挑起中国各阶层矛盾,社会矛盾的背后,社会资本一定要看清,国有资本本质上不是未来资本利益最大化,国家要那么多挣钱干什么?国有资本强了,发展的好了的标准就是国有资本最大化带动了善意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发展,社会资本挣大钱,而国有资本则默默转身去拓展更遥远,更未来,风险更不可测的新科技,新模式,新产业亮点,功成而不居。

  也唯有如此,国有资本才可以推动社会资本去进行更广泛的分配,更多层次的分配,更长链条的分配,以及从骨子里面就构筑共同富裕的逻辑和结构。

  二、抓住了广义国有资本的七个维度就是抓住了中国发展的定海神针。

  我们要揭示国有资本到底有哪些构成,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以为,国有资本可以分为广义国有资本和狭义国有资本。

  广义国有资本是从国家属性和国家运作意义上所理解的,一个国家方方面面可以作为资源和要素,投入到国家运作中去的各种权力、职能、行为、设施、资源的总和。

  相对应的,狭义国有资本就是一个国家在实现其战略过程中,对政府的各种资源,如何应用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种转化与促进。

  广义国有资本包含七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政治资本;

  第二个维度,治理资本;

  第三个维度,改革资本;

  第四个维度,政府责任与服务资本;

  第五个维度,经济社会建设综合资本;

  第六个维度,社会发展促进与服务资本;

  第七个维度,产业促进资本。

  (一)政治资本

  一个国家是否有国家制度优势,这是我们对政治资本最直观的感受。中国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政治资本优势,既表现在他的举国之力——办大事的社会资源的强有力靶向动员能力;也表现在国家有信仰、人民有依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方向、社会有目标、发展有步骤的国家道路选择问题。在政治资本上,国家的权力分配,社会各阶层在权力中的地位,政党对国家事务、权力道路、理论选择上的作用,国家体制的整体选择,道路的选择与创新,国家发展理论的选择、优化、突破与创新,都属于国家政治优势的根本来源。

  中国国家道路的政治资本的根源,既在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又在于发展出来了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合,形成了既普世,又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又与中国的时代背景结合,又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结合,又与全球的发展矛盾结合,又与全球的新趋势、新格局、新动能、新变革深入结合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指导经由强大的党务、政务系统,能落实到网格终端。

  可以说,如此垂直、深入、高效、高动员能力、高到达率、高理念统一性的指挥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政治资本,甚至具有唯一性。

  而中国政治资本的两个外部表现,四个自信与四个全面,进一步强化了这个政治资本的高动员率、高到达率、高传导性、高引领性,这种政治资本还包含了持续自我革命和不断优化先进理论引领——这样两个自我净化的引擎。

  相比之下,美国的政治资本更多地表达在对国际治理的参与,对国际联盟体系的引领,对国家关系及国家间阵营的打造,从退群到不断的建私群、建小群、建多层次的防务与价值链小圈子,这是美国极力发挥它的政治资本的使然,包括构筑全球性的金融、防务、科技、规则等四个维度的联盟体系。

  但是美国优先,以及美国必须通过贸易体系,制造逆差来发钞,再通过搞乱他国,将超发的美钞回收到本土资本市场体系内来,从而推动其资本市场虚假繁荣的这一以邻为壑,无差别以全世界为壑的资本主义逻辑的劣根性所决定的恶劣行径,本质上决定了美国必须剥削与它紧密进行贸易往来的每一个国家,才能填补堵不完的千疮百孔般的路径弊端。

  所以美国的联盟体系注定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战略性同盟,它只能阶段性制造外部威胁,缔造攻击性红利并在小圈子不均与式分赃以维系其运作,所以其不能长远运作更不要进行进化及持续优化。

  美国的政治资本随着它的道义破产,随着美式路径不被信仰,随着他的国家所能动员的各种手段和资源大牌出尽,满把小牌碎牌。即使加上盘外招,也是强弩之末了,它的政治资本已然不能够获得靠意淫维系的竞争胜利。

  (二)治理资本

  治理资本包含规则、法律、安全、防务、市场经济、金融、产业、科技、贸易、社会、民生、文化、城市、农村等多个方面。中国的治理资本还包含中国在五年规划上,所形成的政治、经济、产业、科技、社会多个周期的共振,以五年为周期的不断共振。当然中国的治理资本还包含近些年通过空间规划,跨区域规划,促进要素的流动配置,促进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上的促进,打造出独有的治理资本。

  在治理资本中,中国目前形成了多层次国家治理体系,有广义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由全球治理、洲际治理、政党治理、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治理、国家发展动能治理、机构与组织治理、城市治理、农村治理等八个层面展开。

  再往后退一点看,中国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改革、治理的领导与组织也越来越自信,手上可打的牌越来越多。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只是我们初步打出来的牌。

  那下一步我们的社会治理还将走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会怎样带动社会的高效、绿色、智慧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三)改革资本

  举凡现代化、数字化、法制化的各种改革,包括未来的大量的各种改革方式,都将极大程度的推动改革资本的多样化。在改革上中国已经形成了顶层设计与有序推进、问题导向的改革观,“顶层设计+系统改革+结构改革+制度改革+治理改革+靶向改革+局部改革+基层改革+问题导向改革+倒逼改革+试错式改革+盲区改革+赛马式改革+并行改革+复合式改革”等综合手段,使得中国形成了独有的改革观、改革体系,这是社会各界都不得不承认的。

  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形成了改革理论不断突破,改革政策全面供给,改革领导体制和债务改革管理持续深化,改革能力能力不断构筑,改革路径持续优化这样的全体系的改革观。

  中国的改革资本变成了对社会问题最敏锐的出动,对社会痛点塞点最靶向的攻击,对社会积累的难题焦点问题进行多维度探索、多方向试点,集中成果以后,总结出好的路径以后,大规模推进等多种方式。

  可以说,改革资本使中国在全球范围里可以远超在其他地方之上,而且不光是在改革资本中突出基层首创,我们对地方基础单元,网格单元由下而上的产生创新、产生制度、产生试点、产生突破,有最大化的社会支持和包容。

  同时,我们对各种借鉴、学习、参考、复制、放大和综合应用集成也有足够开放的胸襟。改革资本已然成为中国推动国家发展驱动社会革命,驱动产业革命,驱动社会发展方式革命,驱动中国与国际构筑新型关系革命的重要抓手。

  (四)政府责任服务资本

  在政府责任与服务资本中,中国作为全世界罕见的唯一的无限责任政府,从基建、农田水利、政府服务、社会治理、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综合管理、环保、生态治理、营商环境、宜居环境、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培育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民生促进、社会事务管理、城市管理、农村管理、科教文卫管理、公共产品打造,全方位缔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综合发展环境。

  这种资本获得的营商环境及生活环境的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

  (五)经济社会建设综合资本

  中国通过产业政策推出、产业结构打造、区域发展促进、转移支付、产业培育、基础价格、市场体系交易、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场秩序、市场活力双循环等多种方式,来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形成政府公权力、政府能力、政府对各种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建设之间的直通车效应。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党地位和政党本身就是国家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这一政治优势的深入体现。

  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仅是一个政党,它甚至就是中国选贤良体制,把优秀的人选出来来执政,将这样的思考的落实。它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政党,它就是把最优秀的人选出来,来执政的一种促进真正的精英治理的社会制度。

  从根本上来看,中国共产党秉持它的初心与使命,通过四个全面引领全国的四个自信,一直保持着它的先进性,持续革命特征。

  通过“党领导一切”及国家治理体系的总设计者这一角色,中国共产党牢牢地把握着整个社会各种资本的参与生产、分配过程,也唯有这样一个以全体人民为关怀对象,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为关怀对象,以中国在未来的千年发展利益为关怀对象的政党,才能够对社会资本进行积极地改造与引领,促使共同富裕的产生。

  (六)社会发展的促进与服务

  全社会的有关于社会发展的各种理论,意识形态、科创教育、人口素质、创业环境文化、区域发展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侧结构性改革、各类高地洼地的建设,都统筹在五位一体建设这个总体布局之下,形成了社会发展促进与服务,它是整个社会往前走的重大动能。而建设五位一体是发生在全国由上到下的垂直共振体系中,有共同理念,共同愿景。也因此社会发展促进服务,最终与社会资本融合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它是服务于共同富裕。

  (七)产业促进资本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形成各种各样的产业促进资本,通过产业规划、产业扶持、产业结构、产业安全、产业控制力、产业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安全、供应链控制力、要素供给、政策供给、动能供给、创新供给、国家优势供给、公共资源供给、地位与优先续供给,以及国家综合服务向产业的靶向供给和个别企业的优先续供给,综合形成了产业资本。

  以上七个维度的广义资本,即是落实国家治理的手段与工具,更是中国优势与中国道路的终端与友好界面。

  三、抓住了狭义国有资本,就可以把方向与道路的领导贯彻到微观领域的各种场景。

  在广义国有资本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大家容易理解,在方方面面可以接触得到,比较直观的狭义国有资本,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狭义国有资本有多种具体形态

  1、政治资本:政治资源,国家战略,区域优势与禀赋,改革开放;

  2、改革红利:改革理念,各种改革政策,改革部署,试点与创新,改革中的权力与利益分配,创新与探索,容错;

  3、规划与制度资本:规划突破,区域与产业规划,制度创新,组织优势与创新;

  4、政府资源资本:如政府职能,公共产品及资源动员能力,政府规划与政策可为地方发展所做的创新突破,特许与配额,人体生物资源经营权等权力,信号权,频道权等资源占有权的政府经营;政府采购,其他非标转标的资源资产经营;政府特殊目的衍生品权——长三角创新币;国有资产的使用与流动的顶层设计——必然G60科创带;围绕非标产权的泛产权交易体系;

  5、要素资本:区位,资源,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货币资本:资金、票据、证券、财政背书与承诺、收益权、现金流等);

  7、管理资本:管理模式、制度创新、组织优势与创新;

  8、经营资本:品牌、资源、运营能力、供应链、产业链、生态圈);

  9、人力资本:企业家、科研工作者、职业经理人;

  10、创新资本:科技、知识产权、创新体系与能力;

  11、远见资本:未来研究、趋势发展、规律揭示与未来塑造;

  12、特殊优势资本(制度、创新、扶持、试点、特许、专营、资质、地位、通道、平台、资源)、货币资本、管理资本、经营资本、人力资本、创新资本、远见资本、特殊优势资本等;

  13、产业资本: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生态链,超边界资本;

  14、数字资本;比如国家数字化战略,新一代互联网,数字化安全管理,数字化底座,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标准与产业管制,数字化硬件酒产业,数字化应用,数字化科技体系搭建等等。

  15、创新资本;科创产业战略,多层次金融市场,自然可虚基金,引领基金与国家产业基金,科技产业服务, 经开区,高新区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教育体系及科研经费管理,科创创新体系。

  16、知识产权资本:国家科创竞争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战略,科创成功的产业化,科技情报与交易体系, 科创生态与开放化。

  以上种种狭义国有资本形态,是围绕国家和区域战略进行布局,把中央与地方政府所挖掘,交易和配置的各种国有资本,大家都看得见的那些企业的货币以外的大家模模糊糊觉得参与的价值创造,但不知道是不是国有资本的事物做了一个集中罗列,大致包含了主要的狭义国有资本形态。

  这里为了不那么艰涩,我们进一步讨论狭义的国有资本的布局与管理,但广义国有资本——涉及国家道路、体制、制度、公权力、公共产品、产业管制与改革、社会治理与运营的国有资本的本文暂不涉及。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狭义的国有资本到底能干什么,怎样进行布局与管理。

  (二)狭义国有资本的布局与管理

  管好具象的国有资本,不光是拿着国有的钱去投资和布局,更是拿着国有的货币资本(资金、票据、证券、财政背书与承诺、收益权、现金流等),结合着管理资本(管理模式、制度创新、组织优势与创新),经营资本(品牌、资源、运营能力、供应链、产业链、生态圈),人力资本(企业家、科研工作者、职业经理人),创新资本(科技、知识产权、创新体系与能力),远见资本(未来研究、趋势发展、规律揭示与未来塑造),特殊优势资本(制度、创新、扶持、试点、特许、专营、资质、地位、通道、平台、资源)等多种广义资本去围绕国家和区域战略进行布局。

  1、国有资本可以成为:核心企业,供应链及产业链控制者,生态链控制者,股东,基金,投行,供应链伙伴,产业链伙伴,生态圈伙伴,各类经开区管委会,商帮盟友,各类联盟伙伴,协会成员,非盈利性组织,各类利益分享朋友圈,服务伙伴群,协作与外围企业,各类平台(互联网、科创、金融服务、产学研协作、创客)合作者、孵化器、科技资源掌控者与共享者、贸易伙伴等多种形态。

  2、国有资本还可以成为:贸易推动者、理论研究者、国际化促进者、创新驱动与引领者、服务平台、协会推动者等类社会组织角色。

  3、国有资本更可能在行政与市场之间,作为早期非市场化耕耘者、政府功能代替者、非市场化边缘功能补偿者、开放建设模式的开创者等复杂角色。

  4、管资本还有一重概念,不断推进“资源—资产—证券化—投资”循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以下这个图来展示国有资本如何作用于经济社会建设:

  四、党领导一切可以把国有资本的六个力量编织成强化的发展动力。

  中央认为国有企业是中国的六个力量,它是通过这六个力量促成了国有企业可以引领带动社会发展——

  1、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2、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

  3、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4、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

  5、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6、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五、党领导一切可以推动国有资本发挥好七大作用。

  国有资本是社会资本之上的一个更高层的更核心的资本,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共同构成整个全中国的一个资本力量。这里面的引领者、带动者、驱动者一直是国有资本,进一步来看,国有资本还在以上的基础之上发挥了七个社会资本高度需要、但自身解决不了的作用。

  1、针对市场化的支撑、推动、促进作用——培育市场化主体;

  2、针对盲区的先锋、引领、稳定作用——高风险投资;

  3、针对改革的突破、探索、引路作用——改革,闯关带头;

  4、针对创新的开创、试错、开辟作用——创新前瞻投资,布局;

  5、针对民生的承担、兜底、保障作用——公益,兜底投资;

  6、针对市场的补偿、调节、补充作用——政府职能企业化;

  7、针对引领的错配、前瞻、布局作用——长线,战略探索。

  这七大作用非常好的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国有资本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到底构建了怎么样的一个深刻深入有价值的一种关系。

  以上探讨,大概可以说明白为什么国有企业能够更好的直接和带动社会资本,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认为国有资本它在不同的范围和尺度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总之,国有资本是一个特别适应于算大帐,缔造新结构的对象,越是课题大,范围广,时间长,难以短期内获利,国有资本的作用就越是明显。

  如在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合作上可以做的工作而论,国有资本独有的前瞻性,引领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无人区早期投资,催熟产业环境后为社会资本的接棒做好铺垫的特征十分突出。

  六、党领导一切是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子上,做好国有资本的顶层设计和促进好其系统运作。

  到这里,我们大概说清楚了,国有资本是怎么回事。大家可能还要问,到底国有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认为,国有资本是一个国家在发展,在努力探索自身的道路,在为全民谋福祉,构筑全球竞争力,参与全球的重大话题,积极推动自身及全民的福祉,进一步争取解决若干国际问题,甚至站在更高高度上来解决全球关键问题的担当过程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发展出来的一种对外有竞争力、横向有比较优势、纵向来看有进步性,针对自身的若干追求目标有导向性、靶向、支持性,能够最大化地把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区位、政治传统,综合表达为国家竞争力的一套主动建设所形成的各种制度和成果的集成。

  1、国有资本是自觉的产物;

  2、国有资本是国家带着发展和探索的思路的产物;

  3、国有资本是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产物;

  4、国有资本是一个主动将国家的方方面面的基础与存量转化为优势的体系;

  5、国有资本是持续在进步,持续在进化的体系。

  更深刻地讲,国有资本的背后有更大的背景,我们一会儿会专门展开有关国家方法论的探讨。

  七、党领导一切还将推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夹层的融合——国有与社会资本融合体系。

  如果深入的探究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我们还会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发现一个夹层,那就是被社会过去遗忘的一类资本,实在难以描述它是什么。我把它叫国有与社会资本融合体系,其包含:

  1、信仰与思潮。整个社会的信心,希望对政府的信赖,人民群众的信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上洋溢着的价值观与思潮,整个社会上流行和推进的各种追求,综合在一起组成的,就是信心与思潮。

  2、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国家治理,国家的开放体系,国家的改革体系,国家的消费能力,国家的科创,对危机与问题的解决,共同构成国家的发展潜力。对潜力的挖掘、管理、转化,是国家潜力得以表达的关键。小国与大国最大的不同不在于体量大小,而在于潜力大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加坡和以色列的成功,是成功的将其发展潜力最大化,而非仅仅是获得其他的常规发展。

  3、对社会各种红利的管理。人口红利、社会红利、城市红利、农村红利、生态红利、环境红利、政治红利、文化红利、改革红利、区域红利,各种潜在的未被用足可待充分发挥的要素,以及可视为更广泛要素的对象,都带着它的巨量红利,整个社会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管理?

  4、各种动能。传统上,中国的动能就是三驾马车,现在我们更进一步把动能放到了供给侧、高质量、科创、双循环、双碳等全新的动能上来。

  5、社会运作。通过五位一体、四个自信等社会运作,蕴含着整个城市、整个社会敢消费、能消费、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社会总体态势。这就是一系列可利用可动员的要素与资源。进博会也好,各种各样的开放也好,我们看得到的令人艳羡的内需能量也好,背后都展现为一种可以被进一步管理嫁接的资本。

  6、创业与营商环境。

  7、文化与传统优势。东亚儒家文明圈的文化与传统优势,在新的内需时代,科创时代,在国家高竞争力时代下,愈发展现出它难以企及的优势,其家庭观、传承观、教育观等文化优势正前所未有地爆发出来。以家庭为基本单元,以家庭文化为核心的家风,家庭传承,家庭的资本与文化道德的传承,综合传承,将缔造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优势。

  8、社会发展成果所呈现的综合优势,对社会发展现阶段社会发展成果的再利用,再出发。

  9、创新与改革推动的各种新趋势,实现正在酝酿的新趋势、新思潮、新方向、新路径、新动能,以及各种对应的可能性,才是国有与社会资本融合体系背后最大的东西。

  经过这个版图,我们发现以国有资本为牵引,以国有与社会资本融合体系为粘合剂,以大量的社会资本为支撑的国家综合资本运作,资本的参与、生产、分配的全景图,豁然展开在我们面前。唯有这样的大格局,才可以说明中国的成功到底是为什么,中国的优势到底来自于哪些方面。


伍|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是一场重大决战


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在明达豁亮提出要建设金融强国,这个就太燃爆了,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十三个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但金融强国一向被我们视为差距较大,是美国等少数国家的专利,我们不敢想。这回党中央如此理直气壮的提出金融强国就是把事儿挑明了,金融的支撑性和服务性决定了中国的强国梦必须构筑在金融强国基础之上,否则强国的强度不足,含金量不足,决定性与发展能力不足。

  二、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中国金融要想真正发展成支撑社会主义事业,呈现中国特色与中国路径的体系,必须摆脱串串基因,要从基因的自我编辑,自我革命做起。

  三、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在十八大之前中国金融体系是制度上摞制度的陈陈相因的一套体系,而从金稳委的建设开始,从国有金融资本的统一监管开始,这场系统性的大格局就已经在路上了

  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因为金融系统顶层设计与落实体系之间的同床异梦,因为金融体系宏观管理与监管体系与执行体系之间的各种缝隙与断层,使得中国金融体系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高速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的叠加区,所以来一场摧枯拉朽式治理与系统建设革命当仁不让,虽千万人吾往矣。

  五、 把坚持金融服务实体,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金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也应是中国道路和中国优势的组成部分。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千年大计为追求,以推进社会革命为目的的价值观,运营观十分重要。

  六、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人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全局性领导者,监管者,创新者,变革者。必须用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理论武装起来,必须能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在俄罗斯被西方推进三个方面的制裁:第一,冻结或没收海外资产;第二,限制融资及第三方联合制裁;第三,切断美元获取及使用渠道,切断全球支付所采用的“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

  俄罗斯央行也不惯着美国立即反制裁:第一,俄罗斯石油与能源出口必须用俄罗斯卢布结算;第二,谋求与美元脱钩,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国际结算中占比;第三,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俄罗斯版结算系统和数字卢布试点;第四,俄罗斯央行通过购买被制裁金融机构新发行的债券,来弥补其不能在美国和欧洲金融市场发债的缺口,并针对股市下跌,俄罗斯采取关停股市、恢复部分股票交易、缩短交易时间、禁止卖空、禁止外国人出售所持证券等举措。为什么能够在如此危机时刻能有着强大而充满想象力的反制,其实其根本一是央行负责人是在本土学习成长,没有西方教育背景。二是俄罗斯国家道路的独特性和探索性,以及当时的困境求存的压力使得各种创新做法有着被批准的可能

  七、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追求所决定的。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不确定性进行积极管理,对各种脆弱性进行系统性关联,对各种可能带来风险的事务,设置多道阻拦索和安全阀、这项工作要投入大量成本与时间,人力,社会治理,是十年百年一用,但一旦启用,就要给社会解决大问题,去除大风险。这项工作未来怎么做,很值得关注。

  八、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供应量适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增量同步于社会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与结构适宜,信贷供给充分有力的货币金融环境是我国政治制度优势的体现,加之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靶向作用,使得货币能成为聪明的,精准的,撬动力最大化的供给要素、

  九、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居安思危,忘战必危,也包括金融战,货币战,资本市场战,金融工程战,尤其是美西方为了阻断中国现代化进程而歇斯底里式综合战大背景下,主动做好跨周期,逆周期的布局与准备,实在是当前工作下的又一新战场——不信看看最近的港股市场吧,都被美西方搞成什么惨样了。

  俄乌冲突的僵持,巴以冲突的蔓延,原非洲法属殖民地的革命已然把全球的不确定性提升了几个档次。而科技战,贸易战为核心的美西方综合战又在开辟新能源战,粮食战,碳税战,科技补贴战等新战场,新冠阴霾仍在地球上空盘旋。

  围绕数字科技的近十年,美国押注硬件及核心科技,日本押注材料与关键部件,中国重仓商业应用,却在硬件与核心科技上关注不足,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风轻云淡的和平,可是所有的风险在中美贸易冲突下被激发,全民惊呼卡脖子。

  下一个脖子在哪里?谁会卡我们?怎么卡?

  对未来可能的重大危机我们有预见吗?有备胎计划和黑天鹅风险预案吗?

  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金融服务于实体,首先就是要服务业风口浪尖,服务于国之大者,国之重器,国之未来。这又是一场与各种资本争夺科创,标准,话语权,发展权的恶战。

  围绕科技金融,我们必须看到世界处于八个“第四次”的历史交汇期,机不可失——

  1、第四次科学革命(物质结构及生命再认识);

  2、第四次科技革命(数字科技);

  3、第四次产业革命(云大智物移);

  4、第四次经济全球化(重构);

  5、第四次军民融合潮(大防务大监控);

  6、第四次全球体制再争论(政府,法制与规划);

  7、第四次全球中心再转移(多向多维向亚太聚集);

  8、第四次全球金融体制重塑窗口期(主权货币数字化)。

  这八个方面,无一不和中国的国运,大国竞争,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治理结构密切融合在一起。将影响全球未来100~200年的全球多种格局。

  前三轮科技革命,第一轮(工业化)和第二轮(能源),第三轮(信息技术)中国在跟跑;第四轮科技革命(新材料,新能源,5G、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太空科技等),中国跟跑+并跑+领跑。

  这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卡位及其产业链结构,将深远影响未来全球格局与国家间关系与竞争力,反过来重塑全球。

  十一、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把存量,低流动性,缺流动性的各种资源撬动起来,发挥好金融的波粒二象性。要发挥好金融的靶向,准确,引领,未来,塑造,布局特征。

  同时金融资源也有一个被低效占有,错配的问题,本来金融资源就是土壤,催化剂和授粉机制,一旦金融资源被浪费,再好的种子也开不出好花朵来,大量的过剩产能,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主观意志型城市规划,低功能型基建,僵尸企业,三角债,多角债,盘活不力的不良资产,形形色色的存在并占有大量金融资源,一旦把这些资源纠正,盘活,短期内将会释放出超过二十至三十万亿的动能,想想就激动。

  十二、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从根本上看,围绕着让人民群众获得资产性收益,获得改革开放红利,获得国家治理与五位一体建设红利,建好资本市场,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与资本市场同步发展,正相关增长,让资本市场不仅是个融资市场,还是个财富分配市场,是社会主义政治性、人民性的根本体现。

  很多人认为当前对资本市场必须下大决心来刮骨疗毒,系统重整。

  1、必须想法方设法提振全链路投资者信心;

  2、让人民群众获得资产性收益,用资本市场发展新型中产阶级,改变炒房是中国中产唯一财富通道的不均衡格局;

  3、估值体系不合理,尤其是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被严重低估;

  4、投资理念及投资行为的不成熟;

  5、中国资本市场的弊端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凸显;

  6、资本市场质量与功能发挥对中国能否持续担当全球开放高地起着决定性作用;

  7、美西方对中国的综合战的关键战场已经深入到资本市场;

  8、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科创对直接融资的渴求,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渴求已经到了关键时期。

  中国资本市场的十个缺陷,也引发着各界心情复杂的关注:

  1、资本市场顶层设计有缺陷,分配财富功能不足,投资偏好扭曲,无法与中国经济共振;

  2、资本市场监管质量偏低,资本市场各种寻租与剪羊毛现象,上市后资本出逃现象不少;

  3、交易所竞争力不够,交易品种和数量还不丰富,商品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有待发展,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4、市场分割,比如A股、B股、香港红筹、H股,债券分为银行间中票和交易所债券,这些市场分割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5、发行机制不健全,注册制没到位。退市制度也不健全,没实现优胜劣汰;

  6、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7、证券公司综合实力、竞争力较弱,主要靠经纪业务支撑,直接投资、并购顾问能力不高,证券公司行业集中度太低。在成熟市场,前10位的证券公司一般能占到全行业的业务量的60%甚至75%,我们现在不到30%;

  8、长期基石投资只占9%左右,美国这个数字是45%;

  9、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散户投资者多、机构投资者少,保险资金、养老金投资规模小,PE发展不规范、运作模式、风险管理、资金来源和托管方式都有问题;

  10、发展和监管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建设需要加强。

  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自己的系统设计和体系运行问题要尽快解决。

  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美方就像打压欧元,打压挑战者一样,全方位打压中国资本市场,所以中国资本市场不是一个静态封闭市场,乃至我国与美国金融战最热最激烈的前沿,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各种认识和建设必须把美国的综合战式的打压,干扰,破坏,输入风险考虑在其中,构建一个扛得住美国用国际游资侵扰,抵得住科技与产业模式冲击,能对冲美国有意无意输入的各种产业风险,能摆脱美式意识形态的估值体系,能屏蔽美国资本通过港股隔山打牛式的干扰的资本市场。要资本能够对中国有贡献,有引领,有价值,有作为的企业形成价值评判与排序,能够把打造中国优势,中国竞争力的密码与重器找出来,激励和放大。

  十三、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美国资本市场长期资本能占到45%左右,我们的这个数据大约9%左右,没有长期资本,市场就没有恒心,就只能是散户决定,散户思维,散户作为。缺乏长期资本,哪有什么高屋建瓴,哪有什么纲举目张

  十四、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国有金融资本是根,是配置资源的平台和框架,尤其是其中的万能金融器——银行的资本金就是其血条和武器值。

  十五、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是金融强国的关键,通过高水平进出,打造高活性市场,用高活力,高质量,高聚合,高能动性,高配置项金融把我们的经济社会建设,科技,产业,改革红利等等事业支撑和推动到更高水平和境界。

  十六、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金融监管将是我们未来最大的一场决战。当然这场决战之外还有一个更广泛的工作——持续和深入的金融反腐。随着金融工作委员会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工作的深化,随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作的展开,金融监督的网络式工作体系的展开,金融监督管理必将会进入前所未来的秩序强化新阶段。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主体,国有金融资本,地方金融体系构建的管理是重点,民间金融,地方金融事件与隐患,膨胀资本,作恶资本,虚拟货币是监管与整顿的重点。

  十七、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长效机制,央地两元债务结构。地方债务问题首先是与地方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动态发展的看待;其次,地方债务和地方的基建,城市更新,能级与界面提升,社会革命结合在一起,不能孤立。第三,地方债核心要防范流动性危机,不像底特律那样的城市破产,我们的地方资产总量极大,没有偿付性危机,但地方就有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个流动性往往需要透入大量基建与改革来激活,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在防风化债的基础上,还需对地方的发展,存量资产盘活,城市升级与转型进行更为统筹的管理。

  十八、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国的房地产不是单纯的房地产,即使四亿中产阶级的核心资产,更是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领域,还是中国式现代化(老龄化,社会治理与智能化)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中国家庭与新人口结构(二孩三孩)调整的积极变量因素,简单的说,房地产对中国影响太大了,远远大于其他大国,所以这可不是单纯因为恒大等房企出事的响应。所以房地产新模式(最起码不再允许售楼花,只能销售现房,其他还会有很多支撑性的变化,请拭目以待吧)

  十九、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中植集团的处理还在路上,多地的P2P跑路,多种理财行为花样繁多的风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秩序整肃仍然是一场硬仗。

  二十、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外汇市场管理既要去外汇风险,又要均衡外贸换汇后的投资与管理,还要大力促进与多国货币互换基础上的贸易格局,还要加大力度促进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促进,当然稳住外汇最起码是稳住进出口。

  

写给未来的话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础上的一个新的重要抓手,能够把中央对顶层设计,四梁八柱的布局有序的贯彻和落实,并阶段性复盘、调整和再设计。

  就在一带一路峰会、亚运会、大运会,以及即将展开的进博会大背景下;就在大家期待中央迅速出手,期待中国经济打出新的组合拳的期待中;就在高层四处调研,倾听各界声音的探讨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是从根子上给国务院即将展开的组合拳与大行动打了个基础,定了个调子,做了个发展性的制度安排,备足了发展的动能。

  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探讨的议题,具有整体再出发特征,虽然没有用再设计,重塑这样的词语,但其系统性再设计,理念,体系,模式再出发的意味呼之欲出。

  考虑到经济社会建设的持续与稳健,金融系统不可能用那种很外向的词语来表达,但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外松内紧,说连续推进做制度根本性创新的特征我个人以为还是很突出的。

  后天,我将专门讨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背景下各省国资与金融系统该如何行动,各地市国资与金融系统该如何行动,各地的金控集团该如何行动,民营金融与金控集团该如何行动。

  【全文完】

封面图源:视觉中国


华彩咨询|定制化集团管理咨询服务

  • 战略规划

    集团战略
    十四五规划修编
    数字化转型
    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执行体系
    战略绩效管理

    MORE>>

  • 治理与管控

    集团管控体系
    党建与公司治理
    外派董监事
    授权体系
    组织与流程体系
    管控模式

    MORE>>

  • 组织与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控体系
    人力资源规划
    薪酬与绩效考核
    激励体系
    三项制度改革
    企业文化

    MORE>>

  • 风险内控

    合规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集团内控体系
    内控制度与流程
    信息化
     

    MORE>>

  • 国资国企改革

    国资监管
    国资布局
    两类公司
    改制与重组
    混合所有制改革
    链长制与产业链

    MORE>>

  • 热点服务

    创世界一流企业
    国资经营评价
    存量资产与有效投资
    资本运作
    培训课程
    华彩商学院

    MORE>>

  • 首页
  • 咨询热线
  • 提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