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
2025年2月27日,华彩咨询白万纲总裁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邀请,在北京召开的工程建设企业“十五五”战略规划交流会上,围绕“工程建设企业如何编制战略规划”作主旨演讲。演讲内容涉及规划体系、保障体系、执行体系,旨在指导企业科学谋划“十五五”战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企业负责战略规划的领导,战略规划部、企业管理部、市场经营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共计300余名领导同志参加交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白总分享了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工程建设企业面对的困境与难点,以及同时所面对的新机遇。在“十五五”规划的首年,工程建设企业应深刻审视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契机,重点解决战略定位、商业模式、战略目标、业务赛道、增长路径等关键问题。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两大主题,深化企业改革,探索创新模式化危为机。
以下是对白总培训内容精彩要点的抢先展现:
一、白万纲概括了十五五征程起航,施工企业战略调整与转型大趋势总览
1.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
2. 数字化转型升维。BIM+数字孪生+AI从“试点应用”转向“全链条穿透”
3. 全球化战略再聚焦再布局。从“一带一路”大规模铺开转向重点市场深耕(如中东、东南亚)及高附加值领域(新能源、数据中心)
4. 投建营一体化”升级 ,通过PPP、BOT、TOD等模式参与项目全周期,获取运营期收益。
5. 资本创新驱动越来越强,财务管理升级、资产运作升级、资本运作升级三轮并转
6. 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如通过应收账款ABS、基建REITs盘活存量资产。
7. 抢占新能源基建新赛道,并向前延伸规划、设计能力,向后延伸运营、拓展能力。
8. 布局城市更新与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发力绿色建造与低碳
9. 织架构扁平化与赋能,数字化转型、绿色建筑、智慧建造研究院等机构,破部门壁垒
10. 组织、能力、运营、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全面升级与联盟及生态升级
二、演讲中,白总激情洋溢的建议大中型施工企业应高度关注施工行业集团化发展的十大革命性创新
1. 超级数据中台:全产业链数字神经中枢 ——中国交建“大建云”平台整合全球2000+项目数据,材料损耗率降低18%;法国万喜(Vinci)实时追踪15万台设备利用率,运维成本下降25%。
2. 弹性供应链联盟:跨区域动态协同网络——西班牙ACS集团通过动态采购算法,2023年建材库存周转率提升40%;中建集团在埃及、印尼布局区域预制件中心,运输成本降低30%。
3. 垂直能力闭环: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日本鹿岛建设收购AI设计公司Elico,设计方案迭代速度提升3倍;万科“开发+建造+长租运营”模式,REITs年化收益率超6%。
4. 共享服务工厂:职能集约化革命——中建八局财务共享中心覆盖全球800+项目,结算周期从15天缩至3天;法国布伊格(Bouygues)全球HR平台减少50%重复性流程。
5. 资本化运作引擎:从承包商到资产管理商 ——法国万喜(Vinci)旗下基金控股欧洲20个机场特许经营权,年收益稳定在8%;中国电建发行碳中和债融资120亿,利率低于市场1.5%。
6. 战区制敏捷组织:大象也能跳舞——中国铁建国际集团设立六大海外战区,2023年新签合同额增长45%;美国Fluor公司“项目CEO制”缩短决策链,利润率提高3%。
7. ESG价值引擎: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瑞典斯堪雅绿色项目占比达68%,溢价订单增长23%;中国能建发布《基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南》,中标东南亚生态项目超50亿美元。
8. AI决策大脑:机器与经验的共生进化——澳大利亚联实(Lendlease)AI投标系统分析50万+历史数据,中标率提升18%;韩国三星物产“数字孪生指挥部”实时模拟全球项目进度偏差。
9. 技术并购闪电战:买时间胜过造轮子——法国圣戈班2023年连购3家建筑机器人公司,工地自动化率达35%;中国中冶并购芬兰Metso智慧矿山技术,打开北欧基建市场。
10. 共生型生态圈:竞争者的协作革命——AECOM成立“数字建造联盟”,共享BIM专利库;中国建材向民企开放碳捕捉技术,换股绑定产业链
三、对于施工行业十五五规划,提出四个建议
1. 施工行业正处于“增量衰退”与“存量改革”的交织期,通过“精益管理+技术革命+资本创新”三轨重构,才能突破当前低质量增长陷阱。
2. 当前施工行业的竞争已从“资源规模”转向“数字化能力密度”,企业需构建“技术+管理+人才”三位一体的新型效益增长模型。
3. 施工行业的政策、资金、资产、劳动、人为因素、开环行为密集等特征使得其越来越走向“资本创新+技术革命” 全链覆盖之路
4. 施工企业应积极推动自身的数智化转型,从试点场景切入,逐步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新型竞争力。
四、白万纲建议,施工行业需要高度关注数字化转型的十个抓手
1. 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应用。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流程集成化数据管理;减少设计冲突,优化资源调度,支持多专业协同,降低返工率。实现上需要云BIM、AI驱动的设计优化、实时模型更新的支撑。
2. 物联网(IoT)与智能工地。实时监控设备、材料、人员和环境数据;落实设备预测性维护、人员安全预警(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测(温湿度、粉尘)。需要传感器网络、5G通信、边缘计算的支撑。
3.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替代高危、重复性劳动,提升施工精度;无人机巡检、3D打印建筑、砌墙/焊接机器人、自动化混凝土浇筑。需要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AI视觉导航的支撑。
4. AI与大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预测工期延误、成本超支、资源分配风险;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优化施工计划,实时动态调整资源配置。实现上需要机器学习算法、风险预测模型、数字孪生模拟等技术的部署。
5. 供应链与物料管理数字化。透明化供应链,减少材料浪费和延误;区块链追溯材料来源、RFID跟踪库存、智能仓储系统。需要区块链、智能合约、ERP系统集成等基础的支撑
6. 云端协同与项目管理平台。打破多方信息孤岛,实现跨地域协作;实时共享图纸、进度、变更记录,减少沟通成本。需要SaaS平台、低代码开发、移动端应用等基础的支撑。
7. 绿色施工与碳管理。量化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能耗监测系统、低碳材料选择算法、碳足迹追踪工具。需要IoT+AI能耗分析、LCA(生命周期评估)等工具的支撑。
8. 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物理工地与数字模型的实时映射;施工前虚拟验证方案可行性,运维阶段模拟故障场景。需要企业积极投资高精度建模、实时数据同步、仿真等技术。
9. AR/VR与可视化培训。提升施工安全培训与设计可视化;AR辅助现场施工(如管线定位)、VR安全演练、沉浸式设计评审。其对于混合现实(MR)、轻量化渲染引擎的需要是比较高的。
10. 智能化安全与质量管理。实时监控施工质量与安全风险;AI识别安全隐患(如未戴安全帽)、AI质检(裂缝/平整度检测)。需要企业全链条多维度多场景应用计算机视觉、无人机巡检、智能摄像头。
五、最后,白万纲大胆预测了十五五期间可能带来施工行业边界扩张和重构的十大超级工程
1.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渤海湾大桥”建成通车。烟大海底隧道
2. 全球最大规模“东数西算”工程全面竣工。多个算力存力中心,及超级光缆网
3. 若干超级运河项目全面竣工,内河运输网呈全新格局,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藏水入疆工程有望分段开建。
4. 打造智能城市成为中心城市新基准,首个“智慧城市群”建成并投入使用,
5. 海上风能装机占到中国新能源10%以上份额,中国首个海上浮动核电站并网发电,以墨脱水电站为代表雅鲁藏布江下游行业水电大规模投资。
6. 时速600公里磁浮系统工期过半,全球首条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开建
7. 公园城市成为趋势 ,全球最大规模“地下城”建成投入使用
8. 南海大型人工岛礁城市初具规模 ,邮轮+海上人工岛礁成为文旅产业新标杆
9. 全球最大规模沙漠绿洲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若干沙漠生态城市成为新亮点
10. 全球首座验证性核聚变电站开始建设。钍基熔盐反应堆较大规模在内陆推广
11. 新一轮“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再起高潮,施工企业走出去呈更多路径
12.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天眼”阵列,深空深天及航天产业进入新格局
13. 月球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地月经济区建设启动,超低空卫星网商业运营
【全文完】
华彩订阅号
华彩服务号
华彩头条号